主办: 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爆料: 0812-333321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12-3333216 举报邮箱: scpzhrb@163.com

标题

新闻聚焦 时政 社会 理论 即时新闻 本土  国内 国际 专题汇总 康养 社区 公益 活动
权威发布 区县 园区 服务 本网直击 融媒体 直播 视频 生活动态 教育 房产 文体 资料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时政
走近她,通过讲党史的方式

时间:2021-05-15 来源:非钒钛度客户端


  □张亮

  2010年的那个春天,看着满树红硕的英雄花,我决定写党史。初衷很简单,我计划用3年时间做资料准备,5年时间写出来一套有趣有料的党史,那样女儿上初中学中国现代史就会轻松得多。2018年,三卷本的《少年读党史》书稿交给了出版社。当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在市图书馆工作的蔡平秋女士时,她热情邀请我去市民大讲坛讲党史。公共场合讲党史这么一件神圣的事,我以前想都不敢想。

  此后三个月,我忙着思考讲座主题、改文稿、做课件。那些党史人物总在不经意间浮现在我的面前,我在马路散步时,前方一袭长袍的李大钊先生脚步匆匆,他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儿;我在家里喝稀饭时,朱老总正笑呵呵地喝着南瓜稀饭,给身边的小战士讲故事……这些伟人们似乎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

  第一次登台讲党史,我主要以中共一大、二大为背景讲了相关的人和事。后来据说在汽车电台里,有听众还对这次讲座评价颇高,但我自己并不满意,有趣有料的初衷实现了,只是受书稿的影响较多,线索有点散。我当时就有一个想法,我盼望有第二次讲党史的机会,如果有,我一定会用一条线把材料串起来。只有讲得紧凑,才能让听众坐得住,听得进。

  第二次讲党史的机会一等就是三年后的2021年,等来了攀枝花的56周岁生日。攀枝花这个城市是英雄的城市,这座城市历经两次“国难”。第一次在抗战期间,常隆庆、刘之祥等人发现了攀枝花磁铁矿。有大量铁矿,就有制造反抗侵略者枪炮的原材料,这个消息让国人振奋,极大鼓舞了前线将士坚持抗战的决心。第二次在1964年,突发“北部湾事件”,美国入侵越南。在大三线建设时期,攀枝花成为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攀枝花作为战略后方基地,具有天然优势,让领袖放心。主办方希望我结合党史学习、三线建设做一期讲座。

  主办方的这一要求,让我这个党史研究爱好者更深入思考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们城市发展的关系。1965年,攀枝花建市。在我们父辈的那一代,中国共产党带着数十万人于荒山僻野中建设一座新城,“三块石头一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这是生活常态;“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这是工作豪情。在这座英雄城市,“三线精神”“成昆精神”已植根在民众的血液里。鲜活的人、鲜活的事活在地方党史里。

  如今不过五十多年时间,攀枝花不再是单一的钢城,她的名字和阳光写在一起,和康养写在一起。随着康养胜地美名的传播,来这里过冬的老人络绎不绝。在度假村、农家乐租一套房,呆两三个月,成了“候鸟老人”的过冬常态。在一些乡镇,“候鸟老人”中党员比较多的地方,在当地乡党委的组织领导下,还成立了“候鸟党支部”。我去采访过务本乡的“候鸟党支部”,支部书记由村主任兼任。乡党委书记一年还给这些“候鸟党员”上两次党课。这些都是我将来讲党史的丰富材料。

  我是攀枝花的第二代人,我的父辈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入攀,他们说攀枝花是毛主席最牵挂的地方,哪里最艰苦,党需要他们去哪里,他们就去哪里。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攀一代纷纷退休,赋闲养老。我的同学们如今成了攀枝花建设的主力军。2019年,我们单位去采访优秀的第一书记,其中就有我的高中同学。我的同学们如今成长为知名的工程师、农业旅游带头人、芒果种植专家、传道授业解惑的优秀教师……我们正把父辈开拓出的这方热土建设成一个现代化新城。这个城市正延续着“三线精神”,延续着攀枝花人的梦想,新的博物馆、图书馆恢弘壮丽,在建中的攀西科技城日新月异。

  我家也搬到了城市新的经济中心炳三区。一个月圆之夜,我向一位党史研究老教授请教问题,无意中提到“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我一时兴起,在窗台拍了明月发微信给老教授看。没想到他赞叹不已,说如今的攀枝花真漂亮!夜色下的攀枝花,灯火璀璨,金色球状的奥林匹克中心与中环天地、攀枝花学院西苑鳞次栉比。我们小区的三栋高楼拔地而起,居民生活的场所自然与老教授20年前到攀枝花的印象迥然不同。

  第二次请我讲党史的主办方是仁和区文广旅局。按照我讲课的习惯,我早到了40分钟。沿着新修的大河河堤,缓缓朝会场方向走。攀枝花建设初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臭仁和,热渡口。”如今的仁和根本不“臭”了,早已被打造成了城市花园,绵延数公里的河堤绿化带内,各色小花争奇斗艳,每隔五米一棵高大的乔木给人们带来阵阵清凉。顺便再提一下攀枝花现在的气候,二滩水电站建成后,市内气温比过去低了1到2摄氏度,对改善攀枝花城市气温起到了明显效果。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坚持的造林工程,尤其是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提出,攀枝花的荒山也渐次披上了绿装,自然气候进一步得到改善,形成了冬暖夏凉的宜居气候。

  党史讲座开始了,我和听众们一起穿越了时空。我们看到了当年铁道兵战士在成昆铁路上挥洒着青春和热血,我们听到了父辈们在党旗下宣誓的铮铮誓言。岁月像流经城市主城区的金沙江一样,缓缓流淌,冲刷的故事经久不变。

责任编辑:梁芝羽 审核:吴蔚

网站联盟

关闭